從智能安防到智能電網,從二維碼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作為被寄予厚望的新興產業,物聯網正四處開花,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物聯網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智能型,即讓過去被動的“物”,呈現出主動的身份與感知。一個有趣的例子,您在廚房點擊觸摸屏,新鮮的蔬菜、瓜果次日就能送上門,蔬菜送到家后,上網查詢外包裝上的條碼,就能知道這顆菜從種子到采摘到中轉運輸到銷售的全過程。
對于經濟發展方式亟需轉變的中國來說,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無疑是國家著力培育的新經濟增長點。2011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2627.4億元,同比增長30.2%,2012年物聯網市場規模則達到3650億元,同比增長38.6%。隨著產業規模集群的形成,物聯網時代下的產業革命也初露端倪。從具體情況來看,我國物聯網技術已經融入到了紡織、冶金、機械、石化、制藥等制造領域。在工業流程監控、生產鏈管理、物資供應鏈管理、產品質量監控、裝備維修、檢驗檢測、安全生產、用能管理等生產環節著重推進了物聯網的應用和發展。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產業不斷升級,預計到2015年,這一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發展前景將超過計算機、互聯網等傳統的IT領域。作為信息產業的又一次“革命”,物聯網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其理念日趨成熟,可尋址、可通信、可控制、泛在化與開放模式正逐漸成為其演進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