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縣紅墩子自然村,位于國道211線通往吳忠、太陽山及惠安堡的交叉路口地段,全村有住戶87家378人。幾年來村委會一直在為改善村里的娛樂活動環境努力,但由于受資金缺乏等多方面因素制約,村民們的期望始終沒有得到實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們在相對單一的生活中,日復一日而無所改變。
鹽中高速二期路面LM8合同段項目在建設中,為貫徹落實自治區十一屆黨代會提出的“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指導精神,項目領導經過集體協商,以切實為駐地新農村建設做實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了惠農工作:
1、委派項目副經理王智勛與紅墩子村委會取得聯系,商討為紅墩子村民鋪筑瀝青砼道路、修建藍球場地等相關事宜。
2、利用瀝青砼拌合的剩余料和洗刨料,指派技術員韓正力負責道路施工。
3、為使修建的道路更加美觀,項目部利用拌合站剩余空心磚進行路緣石鋪筑。
4、項目部投入一定資金,拉運拌和站收集的溢料、回收粉等,在村委會指定地點為村民修建了砼籃球場地,由技術員曾洋負責球場地面砼施工及球場劃線等。
在項目部與村委會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道路底基層鋪筑已經完成,球場已建好。從此,紅墩子村已不見往日午夜時分的寂靜;婦女們手牽孩童在寬敞平坦的道路上漫步休閑、笑語連串;小伙們在球場上一試身手、爭相投籃;姑娘們圍簇在音響邊放聲吟唱、情趣盎然;老人們則感受著肢體活動傳遞的舒適與愉悅……。
紅墩子村變了,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變了,紅墩子村文明與和諧的氛圍濃重了。
鹽中高速二期路面LM8合同段項目部投入人力設備資金為施工駐地新農村建設和倡導精神文明娛樂之舉,受到當地村民的歡迎和贊賞。為表達感謝之情,他們到拌和站燃放鞭炮,紅墩子村委會向項目部贈送了“寧夏路橋為民解憂,新農村建設獻真情”的錦旗。村委會主任胡生祥動情地說:“寧夏路橋公司為紅墩子村的新農村建設,為村民開展健康向上的體育健身活動,開展節假日文化娛樂活動提供了良好和有力的條件,這是寧夏路橋公司貫徹落實自治區十一屆黨代會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創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積極拓展寧夏路橋公司企業文化領域的有力體現。紅墩子村民將銘記寧夏路橋公司的博大愛心和無私援助,做好我們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