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來臨天氣多變,雨天增多。下雨時,積水像薄膜一樣附在路面,降低了輪胎與路面的摩擦系數,車速過快容易“水上漂”,這就是“水膜效應”。這里提醒大家:雨天行車,不要急踩剎車、急打方向,而要降速平穩駛出打滑區域,提前減速,勻速通過。
一、雨天出行做功課
很多車主出行都不喜歡預先查看一下天氣預報,也不喜歡提前規劃路線,雨季這樣沒規劃的出行,經常會與暴雨不期而遇。
1、日常上下班,可以先看一下新聞,了解一下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天氣變化。假如出現雷暴預警天氣,如無急事,建議改換公共交通工具上班。
2、駕車長途出行,建議結合出行時間內,以及目的地的天氣預報,制定詳細出行規劃,盡量規避惡劣天氣。
3、行車前檢查雨刷器是否完好。
二、雨剛停也要控制好車速
下雨時,將車速降到安全范圍;雨停后,不急于提速趕路,因為路面依舊濕滑同樣容易發生側滑、追尾事故,建議依舊將車速保持在可控范圍。
三、路邊積水不濺行人
路遇行人,應停車禮讓,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在雨天時經常看到很多車輛在開過路邊時,依舊加速通過而此時路邊的積水會變成巨大的水花濺到行人的身上,這種做法非常不好。
四、加大跟車距離
天雨路滑,視線不佳,稍不留神就可能發生追尾事故。在雨天行車時,應與前方車輛保持平時兩倍以上車距行駛,并且降低車速。隨時注意觀察前車的駕駛狀況,以提前做好采取各種應急措施的準備,盡量避免急剎車導致車輛失控。
五、謹慎涉水
很多車主遇到不明的積水區域就立即加速沖過去,但是大部分轎車涉水能力一般,并且在不知積水深淺時,加速通過可能會對車輛造成損害。遇到有不明積水的區域最好是繞行,無法繞過應該下車查看積水深度,最好可以觀察前車的通過情況。在確定積水路面狀況之后,低速保持住油門過積水區域。離開涉水區域之后,繼續以較低車速行駛一段時間,輕踩剎車讓剎車盤和剎車片的水甩干,盡快恢復制動能力。
六、涉水熄火不重新啟動
冒然涉水,造成了車輛在水中熄火。第一反應是重新點火啟動,但這卻是錯誤的做法。涉水熄火如果立即啟動發動機,水可能進入發動機,造成發動機損壞。此時,應下車查看,確因水位過高淹沒進氣口,就應等待求助救援。
七、暴雨天氣非必要不變線
雨天行車,應減少在路上不斷的頻繁變線行駛,避免超車。在雨天濕滑的路面頻繁變線十分危險。后車和自身視線受阻的情況下,車輛制動距離又增大,極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所以,雨天行車應注意盡量保持在原有道路,減速慢行。
八、合理使用燈光
雨夜行車,應善用燈光。根據降雨情況和路面狀況,適時開啟示廓燈,近光燈等,在自己看清路況的同時,也讓別人能看到你的車。
九、嚴禁停在樹下避雨
雨天停車應盡量選擇室內或有頂棚遮擋的場所;如果確實需要停靠在室外應盡量遠離樹木、電線桿、廣告牌等。
十、停車關好門窗
不在車內養魚的車主,請在雨天關好車門窗。
|